古人的“暖寶寶”——掐絲琺瑯云蝠紋桃式熏爐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冬天的鄭州讓人直呼“凍手凍腳”,只想躲在屋內,抱著暖氣片不撒開。但是,在古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取暖的嗎?
有花椒做的“暖房”,有顏值逆天的“暖寶寶”……河南商報記者采訪到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郜向平以及博物館相關負責人,為大家揭秘古人的“花式取暖神器”。
12月31日將是2019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
等不到雪的鄭州,換另一種方式來紀念將要離去的2019年,那便是強冷空氣在年底重磅登場。
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30日到31日,全省氣溫顯著下降。31日鄭州最高氣溫為0℃,最低氣溫為零下7℃,將是2019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
據目前預報來看,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全省氣溫依然保持低位運行,也就是說,年底這場寒潮將不離不棄,陪你走進2020年。
進入2020年,鄭州人心心念念的雪終于有了消息。預計2020年1月3日到5日,全省陰天,有小到中雨雪,沿黃及其以南部分地區(qū)有中雨夾雪或大雪,最高氣溫較前期下降4℃~8℃。
用花椒和泥,制成溫暖的“空調房”
古代沒有空調、暖氣如何過冬?早在秦朝時,皇宮以及貴族府邸內就出現了“壁爐”和“火墻”等用以取暖。
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fā)現了三座壁爐。壁爐主要是用燒炭來御寒,并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
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fā)現了火墻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墻的內側,與灶相連通,火道直通睡覺的炕床下面,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在鄭州大河村遺址,發(fā)現了幾個仰韶時期的房基,墻壁是中空的,推測可能是上述的火墻。同時還發(fā)現了一些燒火的灰燼遺跡,推測這些炭灰可能是用來取暖和做飯的。
漢朝時,有人又想出一個“奇招”,將花椒搗碎混合泥漿制作保溫層,名為“椒房”。
因為椒房殿設在未央宮,后來椒房逐漸成為后宮權力的象征。大家是否還記得電視劇《甄嬛傳》中“椒房之寵”的橋段?指的就是這個“椒房”。
古人也用“暖寶寶”,顏值逆天又便攜
為了保暖,古人也有各種各樣的“暖寶寶”。
宋朝有一種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湯婆子”,類似于熱水袋。一般是用錫或者銅制成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上方開口帶有帽子,從這個口子往里灌熱水,臨睡前可以放在被子里取暖。湯婆子不容易損壞,多數百姓家都會有,婚嫁時還會作為送禮的物件,有些甚至還會傳幾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現代,湯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電視劇《瑯琊榜》中的梅長蘇,經常用手爐取暖。手爐形似手提保溫盒。早期的手爐多為陶爐,到了唐代,人們開始用銅制作手爐。明代,手爐更加小巧,可放在袖中。手爐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還會放些香薰和藥材,手爐逐漸成為貴族把玩的藝術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漸考究起來。
熏爐是一種專供室內使用的貯火器具,用陶土或銅鐵制成,可外加竹籠,稱為熏籠。白居易有詩云:“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熏籠分為盆和籠兩個部分,大的熏籠達數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銅鎏金、琺瑯的,樣子十分華麗。
冷到深處怎么辦?“紙衣”上身來御寒
古時的人們寒冬里會穿什么?答案可能讓你大跌眼鏡,古人選擇穿“紙衣”。紙做的衣服怎么取暖?其實,這對于當時一些貧苦人群來說也是無奈之舉。
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制紙衣。唐宋時期,一些貧苦的人民只能以麻紙、樹皮紙為衣。漸漸地,制紙衣、穿紙衣更為流行,貧民用紙衣蔽體,僧隱用紙衣修身,士兵有用紙衣套穿甲胄的,就連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紙衣的。
有加強御寒效果的紙衣稱作“紙裘”,一般采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制而成,質地堅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是貧民出門首選之物。
鄭州天氣
12月30日晴-1℃~5℃12月31日多云-7℃~0℃2020年1月1日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