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落實“雙減”政策又有新動態(tài)!11月30日,鄭州市舉行調整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體制新聞通氣會。截至目前,鄭州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0%以上,全市有1682家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主體由鄭州市教育局分別移交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體育局和科技局。關于線下培訓機構何時恢復等問題,也給出了明確答復。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主體變更到體育、科技、文廣旅等政府部門
據(jù)了解,11月3日,鄭州市教育局、體育局、科技局和文廣旅局等6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做好校外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和調整管理體制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各職能部門關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管理范圍,確定了調整工作采取分類辦理、分階段實施推進方案。目前,全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管理完成了市級層面的權限移交,763家“學轉非”和919家繼續(xù)舉辦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分類移交給體育、科技、文廣旅三部門。
涉及游泳、籃球、拳擊、中國象棋等80項內容列入體育類進行管理,管理主體由鄭州市教育局轉為鄭州市體育局。
面向中小學生提供編程、機器人、創(chuàng)客、科學探索等科學技術培訓服務等內容,列入科技類進行管理,管理主體由鄭州市教育局轉為鄭州市科技局。
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音樂類、舞蹈類、書法類、表演類等十余項非學歷藝術培訓等內容,列入文化藝術類進行管理,管理主體由鄭州市教育局轉為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11月29日起,校外培訓機構驗收合格后,可恢復線下培訓
受鄭州市疫情影響,11月7日起,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培訓。據(jù)了解,從2021年11月29日起,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按要求檢查驗收合格后,可恢復線下培訓。
需要注意的是:
1.繼續(xù)舉辦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要在重新審核登記完畢(必須為非營利性)、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檢查驗收合格后,依法依規(guī)繼續(xù)開展線下培訓。12月31日前,不得招收新生、新收或續(xù)交費用。
2.學科類轉型為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經(jīng)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檢查驗收合格后,依法依規(guī)繼續(xù)開展線下培訓。在分類移交至體育、科技、文廣旅部門前,對現(xiàn)有存量課時進行消課或退費,不得招新、新收或續(xù)交費用。待分類移交完成后,停止學科類培訓行為,按轉型后的培訓范圍進行招生和收費。
3.繼續(xù)舉辦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經(jīng)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檢查驗收合格后,依法依規(guī)繼續(xù)開展線下培訓。
4.已注銷、未遞交申報資料或資料不完善的校外培訓機構一律不得開展線下培訓;驗收不合格或未申請驗收的校外培訓機構,一律不得復課;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的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一律不得開展線下培訓。
另外,鄭州將進一步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監(jiān)管。鄭州市發(fā)改委啟動了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政府指導價的擬制工作,《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管理辦法(試行)》將于近期正式出臺,計劃從2022年1月1日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全面執(zhí)行政府指導價管理。(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訾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