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qū)域 >

年內1193家上市公司被機構調研,公募期望更多、更好標的

2022-03-22 10:31:49 來源:資本邦

3月22日,數據統(tǒng)計顯示,截至3月21日,年內共有1193家上市公司被機構調研,較去年同期增長60%。從涉及行業(yè)來看,上述1193家公司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電子、醫(yī)藥生物、計算機、電氣設備、輕工制造、公用事業(yè)等行業(yè)。其中,機械設備行業(yè)的被調研次數最多,其次是電子行業(yè)、醫(yī)藥生物。這些上市公司,主要通過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積極披露調研時機構所關心的問題。

具體從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來看,上述1193家公司中,期間被30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的上市公司共有27家;被100家至300家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有131家;接受50家至100家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有178家。

其中,醫(yī)藥生物行業(yè)的邁瑞醫(yī)療,從年初至今,已被1025家機構調研,平均一個星期接受93家機構調研。計算機行業(yè)的中科創(chuàng)達緊隨其后,年內共接受811家機構調研;排名第三的是屬于電氣設備行業(yè)的匯川技術,共接受710家機構調研。

對于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相關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主要是受市場環(huán)境影響所致,有很多質地不錯的公司,其估值均沒有被市場真實反映。因此,機構開始加快調研速度,以期找到更多、更好標的。

根據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被調研集中的行業(yè),說明其市場關注度較高。以機械設備與電子類為例,此類領域涵蓋了新能源,半導體等類別,所以人氣較高;對醫(yī)藥生物行業(yè),機構看法存在一定分歧,比如集采對相關公司的影響程度需要認真了解清楚。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以來,雖然調研機構數量與公司股價漲跌之間不存在太高的正相關性,但是機構調研的動向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風向標。楊德龍表示,機構調研比較集中的行業(yè)和公司說明其獲機構相對看好,值得關注。同時,應結合基本面和股價等因素綜合再考慮是否投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簡單“抄作業(yè)”,跟風買入機構關注的公司。

頭圖來源:圖蟲

標簽: 上市公司 公募基金